第七十九章:严明光的新生活_东北虎啸
笔趣阁 > 东北虎啸 > 第七十九章:严明光的新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七十九章:严明光的新生活

  人说烦劳来自于选择,当没有选择的时候只需要跟着命运的安排,好命歹命都是你的命,可是当需要你选择的时候,烦恼就来了,在人生的岔路口,向左还是向右,向左等待我的是什么?向右我又能得到什么?严明光就面临着人生中第一个选择,所以这天晚上辗转反侧把架在柴草剁上的床铺晃得嘎吱直响。

  严明光今年十五岁,是陕西阎良人,家里还有爷爷、父亲、母亲、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阎良本来是富庶之地,严家有十亩薄田,往日里日子还过得下去,闲时喝稀忙时吃干,兄妹三人还能跟着村里的先生学着十几个字,不过前年开始的旱灾席卷整个关中,整个华北,阎良还算好一点儿,平日里尚算富庶,虽说军阀混战不休,好歹每家每户总有一点余粮度荒,27年严家靠着备荒粮再挖点儿野菜上山打打猎总算熬过来了,可是到了28年,还是一点儿鱼都不下的时候,严父就准备行李去湖广逃荒了,还准备把小妹卖掉,都已经和人贩子谈好了,据说会卖到上海大户人家里当丫头,严母哭得眼睛肿成两个大桃子。幸好,村里的李先生看到报纸说东北的张大帅派人来关中赈济,让严明光的大哥严明亮去县城看看。严明亮今年二十岁,十几岁就跟着叔走南闯北当麦客,也算见过世面,所以问的很清楚。其实不算是赈灾,是东北张大帅家里招长工去东北种田,只要去报名,以户为单位男女老幼都收以作以工代赈。条件说得非常好,张家包吃包住包运费,只要好好干活,青壮第一年先预支500斤粮食,孩子老人妇女等半劳力第一年预支300斤粮食,第二年有了收成,青壮最少拿到1000斤,半劳力五百斤,如果不要粮就按照当时粮价折算成钱,这条件比以前种自家地都合算啊,要知道以前严家十亩田分散成小块在村子周围五处地方,年景好的时候收一季半,最多也就是收个1500斤粮食,除去缴税的三四百斤,也就将将够全家人生活的,现在听到张大帅的条件,爷爷、严父还有严明亮三个人开了个小会,还是决定去东北,爷爷一辈子实诚人,实在拉不下脸来去逃荒要饭,原准备就在家里等死的,现在好歹一家人在一起,料想张大帅好赖是堂堂大帅,即使做不到那些个条件,起码给的粮食也不会太少。

  于是在29年三月份卖掉了牛,收拾了细软,一家人去往县城找到张家的伙计给报上了名,等了两天凑齐了一百多人,在伙计的带引下徒步去到西安,总算准备比较充分,一路上准备了麦饼,晚上烤起火堆顺利的到了西安火车站。大哥严明亮知道这是陇海铁路要坐火车到河南,他以前在铁路上干过活。坐了快十天的火车,也不知道是咋走的,只知道在郑州下车等了一天,在北京城皇上住的地方等了两天,总之每天看着火车吭哧吭哧一路的走,大家伙儿的心情越发沉重,好像已经被送到了天涯海角。总算在奉天再转一次车,他们被拉到了辽源,下了火车一千多人再经过三天寒风中的跋涉终于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一大片的“坟地”,这个冬天很多人都会终生难忘。

  出于初步安置灾民的考虑,高胜岳领导的救灾机构和栾贵田的赈济农场都苦于一个问题,粮食倒还好说,东北不怎么缺粮食,但是房屋太缺了,这可是东北的三月间,吐口唾沫都能冻成冰,不注意取暖的话,一个冬天下来还不知道要冻死多少人,但是要建设那么多的房屋也不现实,于是以往穿关东时期的老传统—地窝子,又被大量的建立在灾民安置点。地窝子很简单,现在地上挖个大坑,口小里大,再在上面盖上木板留出出口,再盖上土,就像个小坟头似的,不过总算不用在寒风中苦挨了,这次挖的数十万座地窝子还用泥巴糊了一座小炉子,每户人家一座地窝子,就这么安顿了下来。

  修整了两天选了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所有的人聚集在空地上,召开了新阎良村全体大会,取名为新阎良村是因为村民十有八九都是来自阎良。会议首先请辽源县县长讲话,县长鼓励大家排除万难艰苦创业,村子外数万亩的荒地都等待着你们的开垦,在村长的领导下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然后是新村长讲话,新村长是张大帅的伙计,只有三十来岁,据说接受了张大帅的亲自指导来管理这个村子。村长先讲了这块地是张大帅私人的地,这些地窝子是张大帅私人出钱帮你们修的,待会儿还要将第一年的粮食发给你们,所以你们都是张大帅的长工,不过张大帅仁慈,不像关内的那些地主老财那么迫害你们,只要你们好好干活,第一年吃饱穿暖,第二年吃上大肉饺子,第三年住上砖瓦房穿上新衣裳那都是靠得住的。首先大家伙要跟张大帅府上签订这个劳动协议,注明这个时间是五年,按照在陕西时候讲好的,每年大家领多少粮食,当然了当时没说清楚,这些粮食是基本,村长还有你们选出的副村长每天将会按你们的干活情况打工分,干得好分多,干的少分少,如果干得好年底还要分一大笔。然后村长又讲了一下安排,首先要编保甲,十户一保选一保长,百户一甲选一甲长,新阎良村总共三百户,也就是要有三个甲长,三十个保长,以后干活分物资全部按保甲为单位。这几天大家伙儿回去先把家里拾掇拾掇,十天后所有人我们组织划分田地,按照青壮承包二十亩,老弱每人承包十亩来承包田地,然后各保甲长带领青壮集体耕田,准备在五月初种下种子。

  看到终于可以侍弄田地,大家都安下心了,村子周围的地大家都去看过了,真是肥沃的能留出油的,虽然现在条件差点儿,但是大家都信心十足。

  然后,大家就领到了大家的口粮,严明光家里六口人一共领了一百八十多斤面粉,按照村长的说法,张大帅原本准备一家伙把大家的粮食都给发了,但是我们底下人都讲这地窝子也不大,发了那么多粮食也没地儿放啊,所以改成按月领粮食,每个月都有这么多。看到这些雪白雪白的大白面,严明光全家都哭了出来,活了这么大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的粮食啊!粮食一发,大家伙的士气就更足了,没等十天,大家伙就抄起少量的工具去干活,都是关中汉子乡里乡亲的,也没谁偷懒,没有牛就几个汉子轮流拉,没有肥料就组织人去十里外的河边挖河泥,不到一个月快两万亩的地都平整犁好了,就等种子了,不少人害怕种子耽误还偷偷的划了一块种上自己偷偷揣在怀里从陕西一路带过来的小麦种子。趁着种子还没有来天气也逐渐暖和起来,村长还组织青壮去山上打猎、挖山药,送到县城好歹换点农具。同时经常组织村民整修通往县城的道路。

  这天,种子终于送来了,据说这是东北大豆种子,按照来的技术员的指导大家伙儿全部种下,来自陕西的村民都没见过大豆,只能企盼着老天的眷顾。种子种下了,大家的心也安定下来了,村长又组织大家伙儿白天修建村公所、学校,晚上组织大家识字扫盲并且学习大豆的种植知识。这样的生活让很多以前农闲时成天无所事事打点儿小工或者干脆赌博的老爷儿们新奇不已。

  六月份,村里的小学校准备开学了,用油漆刷了一块黑板,不大的木头茅草房子里用石头堆起来的板凳课桌,老师就只能村长兼任了,村长还有村老们决定所有村里的14岁以下的娃娃都要去上学,严家商量了,就让严明光去上学去,虽然播种还没有收获,但是严家还是高兴不已,现在粮食也有了,不管收成好坏总是不会挨饿了,现在小儿子可以去读书,将来不求出人头地好歹比老一辈活的舒服点儿。就这样,严明光上午去教室上课跟着村长学认字,下午就帮着家里干干活,看着地里的大豆长出来又高又密,一家人开心不已。

  这天,县城里来了一个军官带着县长的介绍信来到村里,跟村长商量半天,在晚上的学习班的时候宣布说,张大帅要在村子里挑这个飞行员,那家的15到20岁的小子身体好识两字就可以报名,张大帅先教小子们读书识字锻炼身体,然后学习开飞机,学好后就是军官飞行员了,每个月至少可以拿三十大洋的饷。台下老百姓没人报名倒是议论纷纷。

  “啥是飞机?”

  “飞机就是能在天上飞的机器,你咋这么老土呢!”

  “每个月三十块大洋的饷呢!要我年轻点儿我也去!”

  “这个老总,是不是只要报名就能选上这个飞行员,能拿到30块大洋的饷?”底下有大胆的后生问道。

  “众位乡亲,开飞机是个技术要求很高的活儿,你们报名之后要训练很长时间,训练不好的就当不上飞行员,大帅会酌情安排其他的事情给你干干,实在不行也会发你十块钱送你回来的,不用担心。”

  “老总啊,这个飞机是啥样啊?”

  “啊!这个,明天晌午的时候就有飞机打你们头上过,你们自己看看就知道了。”

  回到家里,严明光当即就说想去报名去学飞行员,爷爷还有严父都反对,人要知足要有自知之明,你就个农村娃娃,啥也不懂也不认得几个字,凭啥去领30块大洋的饷,再者说了有这好事别人还不抢了,凭啥便宜你小子,我看准是骗你们去当兵去的。

  总算,军官果然没撒谎,第二天晌午所有盯着天上眼睛刺痛的人就听到远方传来一阵嗡嗡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一个小黑点越来越清晰,飞得也就比山高一点儿,到了村子看到底下的人群,飞机飞得更低了还降低了速度,飞行员拉开舱盖探出手向地上的人打招呼,转了两圈之后向远处飞走了,村里的小子们一直追着跑出去十来里直到再也看不到才依依不舍的回来,直嚷着一定要去学开飞机,大人们再也拦不住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xn.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2xn.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