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舆论风向_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笔趣阁 > 大唐开局圈地为王 > 第一百四十六章:舆论风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四十六章:舆论风向

  接下来,不可忽视的一环是,做做老百姓的思想工作。

  李昊觉得,在现代,网络舆论可以引导社会的思想方向。

  而在古代,没有网络,但纸质传媒的影响力需要利用起来,需要辐射的人群,一定要书生群体,诗人文人群体参与进来讨论,这样的大唐社会氛围,改革思想想不发展都难。

  李昊提道:“不能只让我们报社的文章传播受限,文人群体要顾及,但主要的力量还是在广大大唐老百姓,我们要给他们灌输改革思想,就得要民间去多宣传,加油,想多点办法。”

  李昊提醒霍祈现在是大唐日报的主编,要调动人马,不能让他们闲着。

  在李世民的指示下,翰林的文人都安排到大唐报社来,这会人手足够了。

  这么几个回合下来,霍祈在李昊的指点下,文化治理手脚更放的开了。

  首先风风火火开展了好几个改革文化宣传策划,

  在大街上贴好了李昊改革思想大字报,带着好几个文官,到民间去举办当街讲会,讲完了抽十几个人送大米。

  这跟现代搞保健品传销的套路一样,抓住了人民的心理,老百姓想要大米奖品,自然热情捧场。

  有一天李昊去了宣传现场,差点没激动死,长安大街万人空巷,被围得水泄不通,里里外外差不多几百人围着大唐宣传队的人。

  既然如此火爆,更要升级一下宣发才行。

  李昊拟订了几个办法,当晚火急火燎赶到议政殿。

  对于李昊深夜爬墙突访,李世民已经见怪不怪了。

  “近期改革宣发得不错,听说你们大唐报社派人到长安街上宣传,长安老百姓十分捧场啊!”李世民从太监手里端过茶,递给李昊。

  李世民对李昊这人,是越来越刮目相看了,这小子,绝世才能无法估量,不是他能想象的。

  李昊仰头喝了一大碗上好的御茶,把洋洋洒洒满篇要点拍到桌子上,示意李世民好好看看。

  “科学选拔人才的确没毛病,但狼多肉少,全大唐那么多追求仕途的文人书生,多少人是一辈子无法当上官的?这些人文化素质高,文化水平也很好,如果他们什么事都干不了就只能一辈子挤破头皮考功名,对社会来说是种浪费。”

  李世民也知道李昊要抛砖引玉说出自己的计划了,并不着急道:“哦?那按你怎么看?”

  “想要改革顺利进行社会思想一定要从根本改变了,不是说给朝堂的人听,而是要说给老百姓听,也不只是说给长安的老百姓听,要说给全国的老百姓听,所以,不能只是我们大唐报社的人出来宣传,一定要调动全体书生的积极性。”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心想这的确是个好办法,毕竟朝廷需要选拔的文人占比很小,很多落榜的书生,如果能给多他们一条出路,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毕竟,现在对大唐来说,改革是重之之重,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切条件都要准备好。

  “你有什么举措让这些待考书生有别的出路。”李世民放弃思考了,干脆利落踢皮球。

  “你另外设立一个考试,要求别那么高,只要考生有基本的管理才能就行,这次通过的考生,设为村绅,相当于一个村官,然后你按第十品管制给他们发放薪资,还有后期根据村里的经济状况,发放提成。”

  这个设置跟现代的大学生村官差不多。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这部分落榜群体的就业问题,又能将才学落到实处,不枉寒窗苦读十余载。

  “然后,安排他们到各乡镇,负责宣传大唐中央政治思想,特别是,社会改革的文化思想。”李昊缓缓道。

  这又跟知青下乡一个道理,虽然当年知青下乡有历史原因,但好处是将知识和思想带到社会农村偏远地区,带动了文化传播,李昊借鉴了一下,一举两得。

  有知识才有智慧,要想改革,凭一己之力那是不可能的,总需要很多帮手。

  对改革者而言,最主要的难题不是想出改革的方案,而是统筹一切人员,推行他的方案,再到重之之重是方案能够落实。

  他李昊,不想做第二个王安石,也不想当第二个范仲淹,所以,能想到阻力,他都要一一俱到去解决。

  如果有这群村绅群体的加入,那么,宣讲大唐日报,改革思想的载体简直是幂函数增长。

  李世民同意了他的设想。

  也不能不同意啊,条条都没有理由让他拒绝,这位明君甚至感觉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威胁。

  不是源自改革得怎么样。

  而是眼前这个人,李昊,他觉得自己不能拿捏,以前李世民觉得自己聪明绝顶,全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他根本不会错过任何新颖的治国方略。

  李昊的政治才能和政治格局,视野,是超世的,他根本不能参透,只能尽力去理解。

  这两人彼此利用有彼此忌讳,当然,李昊不在意李世明怎么担心,反正他现在安全得很,这大唐经济要想改革,没他李昊不行,李世民再忌讳他也要供着他。

  当然李昊这么卖命,不是为了给李世民打工的,现在借助李世民一统天下的号召力发展大唐经济,后期,科学治国,他不信他不行。

  得到李世民的首肯,李昊转提前告诉霍祈放手大胆干,有什么问题他都这额。,霍祈的文化宣传工作更上一层楼了。

  首先拼命壮大他带领的编稿队伍,有写手才有内容。

  李昊成立了一个大唐日报编辑小组,霍祈是主编,李世民的心腹言官莫仪也当了名义上的主编,接下来几个翰林的学士成了催稿编辑。

  报社的写手不再由固定的几个文官担任而是面向全社会征稿,有了李世民专门拨款,李昊不用担心钱,放开手脚发放奖励,每一篇的稿费都十分丰厚,对书生和文官来说,都是动力和诱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xn.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2xn.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