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安宁的思考_筑宋
笔趣阁 > 筑宋 > 第173章 安宁的思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73章 安宁的思考

  第173章安宁的思考

  其实安宁想要做的很简单,就是在蒙兀人滚蛋后,让大宋的归大宋,大金的归大金,京东都护府的归他。当然无论大宋、大金,也都不应该再是原来的他们。

  总要给自己的京东都护府让出足够的发展空间吧?所以哪怕早已从前世历史中得到刘豫立国伪齐的故事,安宁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刘豫立国了。

  无他,抢刘豫的地盘没有丝毫压力,河北之地就能轻松并入京东都护府。而如果他现在就对汴京城的赵桓露出獠牙?那么他的京东都护府立刻就要面临分裂的局面。

  大宋立国一百六十余年,一直都在礼遇士大夫。那些前来京东任职的官员、士子,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吞噬大宋江山而无动于衷的。

  甚至就连这次要去救援汴京,都被他们把调门起得高高的。连“明公”的称呼都配合吕子曰喊了出来,而且已经行文去汴京,要求朝廷正式下文册封。

  为啥啊?还不就是汴京危殆嘛!放眼天下,如今真有能力救大宋于水火的,舍明公其谁哉!所以?不去救援怕是不行的。

  哪怕是救援不力,自己都会面临巨大的责难。

  要说这些人的势力,几乎遍及都护府的民政和教育系统。首先都护府议会的议长吴敏,那就是个大宋的死忠之臣,当年还是被“逼”过来坐议长的。

  然后内阁总理大臣朱倬,羽山大学祭酒宋应辰,海州郡守赵子庄,泗水郡守蒋仝,论块头他们哪个不够大?

  其他郑克、魏发、周执羔、洪皓、吴敏、胡松年,也都是海州不可或缺之人,他又能拒绝谁?再有,张叔夜、马扩、钱伯言这样的盟友和伙伴,自己又该如何去面对?

  徐知常、尹惇、张择端、安尧臣,以及李清照、赵明诚、药上真人徐槐等人,也都是一时名士。甚至徐知常还是他师叔,安尧臣也是他的族兄,他又敢得罪谁?

  就不怕惹恼了老中医徐槐,悄悄地在他酒水里下药吗?

  更要命的是,妻子柔福帝姬也每日在家中以泪洗面,据说已经好几天没去羽山大学上班了。害得另一个妻子陈丽卿就要四处找他麻烦,你倒是快点兴兵啊,家里日子过不下去喽!

  但是,真的要拼了京东都护府的本钱,去汴京火中取栗,帮他赵桓继续坐稳江山吗?

  可是这大宋的百姓,又何其无辜也?

  赵桓的性情怯懦,卑劣自私,目光短浅,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他囚禁父皇、勾结粘罕诛杀宰执大臣郭药师、丢失国玺大宝、猜忌安宁这样的功臣。甚至刻薄寡恩,疏离赵构这样的兄弟。哪一样,他都担不起这天下人的托付。

  他身边的大臣,也没有几个能经得起天下人的评议。如今更加内忧外患不断,不但河东、关陕尽失,如今连汴京,都要危在旦夕了。

  让这样的人继续坐在皇位上,让这样的皇帝继续统治这大宋?明社不答应,梁山泊的好汉们不答应,京东都护府的百姓、学子,也不答应!

  难道这天下的仁君,不应该是明公这样的人杰吗?即便是那些心向大宋的人群势力,也要默认:安兆铭的确比赵桓更适合做一个好皇帝。

  只不过,他们更希望安兆铭能去主政汴京,为大宋的宰执之臣。

  咱们可以虚君立宪嘛,让安兆铭去做明公,甚至加九锡,仿曹操故事都没问题。就算安兆铭想要做皇帝,但是这样的过程,也可以慢慢来的!

  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不过安宁现在却想复制历史的另一个故事,话说张邦昌也有称帝的资质呢!金兀术拿下汴梁后,很大概率会对汴京敲骨吸髓,但赵桓一直在哭穷,貌似汴京是真没钱了。

  江南的财富,几乎全被陈颙搬来海州。就算有剩下的,还要被应天府的赵构截留。川蜀、荆襄地区都是赵楷的地盘,他又哪里会把羁縻了父皇的赵桓当兄弟?

  也许皇宫里还有钱?但是皇宫却不能动!金兀术根本没有与他安兆铭翻脸的勇气。所以剩下的,就该是那些汴京的官员世家了。

  一个个为富不仁的,难道还要留着他们战后重新登台唱戏不成?但是金兀术肯定也不想凭白便宜了自己,他更不想看到赵宋重新立国。

  所以在汴京立再一个“大楚”皇帝,不难被金兀术算计到。到时候安兆铭想要收回汴京?可以啊,金兀术没有意见。

  因为这都是此前心照不宣的事情,金兀术自然不会反悔。但是人家大楚皇帝可没有跟你安兆铭有过默契,难不成你安兆铭还真敢再起战事不成?

  “天下大义的名分,不是看谁去做皇帝,而是看谁能为这天下带来真正的和平?”这一贯都是京东都护府的做派和调调。难不成轮到乃们自己时,就可以不要脸面了?

  所以啊,到时候金兀术只需顿兵在河内、洛阳,再派人居间“调和”一二,恐怕那个来钱速度,就绝对比直接问安兆铭索要爽快多了。

  陈颙是在安兆铭讲述了一个虚拟历史中的小故事后,就拉着陈箍桶、林长生仔细盘算这件事的首尾。到后来李师师、吕子曰、方五松等人也都掺和进来,群策群力。

  最后捣鼓出的计划,就是与金兀术保持某种若即若离的默契。借金国人的手拉汴京的那个皇帝下马,宣告赵宋的覆亡。

  然后再由京东都护府收复汴京,推举安兆铭为明王,再以后?自然是建国大明了。以明教而至大明王朝,陈颙、陈箍桶、吕子曰们绝对满意了。

  梁山泊的好汉,京东都护府的百姓们,也会满意。推翻这可恶的大宋,是梁山泊好汉们的一个心结。让京东都护府从此彻底“合法化”,是京东百姓的愿望。

  就算那些心向大宋的官僚、学子势力心有不满,咱们也可以在东南帮他赵构另立南宋朝廷嘛。甚至赵楷在巴蜀、关中,赵榛在南海,也都可以做皇帝。

  凡是都怕多的,只要世间的皇帝忽然多了几家出来,后世谁还会单单去指责安兆铭以权臣谋国呢?为何赵构做得皇帝,俺们明公就做不得?

  所谓和尚摸得,俺也摸得嘛!

  不过这事的风险依旧很大!因为安宁记得前世历史中,秦桧也曾经探索过某种“曲线救国”的道路。甚至这条路,到了抗战时期,还被汪某人拿来用过。

  秦桧开始也是积极抗金的,但汴京沦陷后,秦桧就清醒认识到,继续抵抗下去,大宋真会亡国的!所以他在回去东南后,就要劝诫赵构一力议和。

  彼时金国开出的和平筹码并不低:将伪齐疆域尽入南朝,换取南朝对我金国表面上的臣服。大家从此各守边界,和平发展吧?

  那时的金国,已经清晰感受到打天下和治天下的不同了。你光是占有土地、人口有什么用?你要让他们安定下来,释放出生产力,才能源源不断地为朝廷贡献税赋。

  否则,人口越多,地方就越乱。终归会再次盗匪横行,各处举义。若再有个不省心的南朝虎视眈眈?大金国难免走向昔日契丹人的老路,闹出一个四分五裂的下场。

  金国开出的条件,对赵构就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诱饵。赵构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东南百姓其实是不愿意打仗的。他们可以接受赵构的统治,却未必支持赵构的北伐!

  因为打仗就要花钱,打败了要赔款,继续花钱。打赢了就要安抚占领区的地方,还要花钱。但是赵构身上没有钱,所以他花的全是东南百姓的钱。

  此叔叔可忍,婶婶决不可忍之事也!谁家不会花钱啊?为何非要把钱送给别人花?所以赵构始终处在两难之中。

  北伐?打不赢。求和?军中不答应!不打仗,他们的军功哪里找去?彼时的军中制度,已经尽失大宋“将从中御”的传统,隐约有了“某家军”的军阀苗头。

  只要能继续打仗,无论胜败,他们都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更多的物资、财富、权势。而一旦不打仗了,这些人就会立刻没了前途,也就没了富贵、权力。

  这都快要变成军工复合体呢!赵构的前生,可没有他这一世的实力强横。文武佐僚,都是一时之选。东南的财富,也全落入他的掌控。

  那一世的赵构,急急如丧家之犬,几乎孤身来到东南,草创了南宋朝廷。手上无兵无将无财,整个就是“三无主义”。

  全靠着赵宋一百六十年的祖宗余泽,南渡的读书人捧场,和他的忽悠才算勉强立足。那时的赵构,又能又多大的权威去统御四方?

  可以说,金国许下的条件,哪怕穷赵构一生,他也打不下来这么大的地盘!所以赵构才会对秦桧的到来如获至宝,根本就不加甄别,立刻加宰相,托付国事。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地操蛋,赵构是爽了,他的军中将领们就很不爽!所以赵构想要议和时,岳飞就要暗中劫掠金使,破坏南北的议和。

  最终,赵构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因为金国的皇帝、大臣们,也开始反悔了。或者说,任何一个有理智的金国人,都不会同意朝廷的急功近利。

  从东海之滨到关中之地,从江淮流域到燕云之间。那么大的一块膏泽之地,当初战死多少将士才赚回来的,怎么就能轻易送人呢?

  所以战火再起,等到真正的和平到来后,赵构和秦桧不会反省自己的一厢情愿,只会迁怒曾经“破坏”了议和的岳飞。

  赵构和秦桧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斩杀岳飞!

  但是这天下的民心,还是要有一个交代的。因为在大义上,岳飞积极抗金,战功显赫,他又是一个精忠报国的人。所谓战和之策,本身也无对错之分。

  难道岳飞收复汴京后,真就不能直捣黄龙吗?所以?岳飞并无过错。最后的结果,岳飞是死了,但是秦桧就一直要在西湖之畔跪着!

  哪怕秦桧的文治,的确开启了南宋偏安东南的格局。甚至以东南偏安之地,南宋财富的积累,依然冠甲天下。哪怕秦桧的才情,可以直追唐宋八大家都不行。

  如今林长生带来的这份协议文本,就是李师师和李老僧的谈话记录。基本上方方面面的利益都照顾到了。当然,海州和他安兆铭的利益,也被最大化了。

  安宁起初也是同意的,但在看到这协议就要被落实时,安宁却迟疑起来。他的直觉认为,世事可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一帆风顺。

  凡是都怕万一的,这份协议需要照顾的东西太多,所以就显得过于精密。

  但是万一呢?万一协议泄露了?万一金兀术反悔了?万一蒙兀人得到天意眷顾?万一自己某个将士在前方吃了败仗?

  再极端地说,如刘秀、王莽故事,万一战场上也降下一块陨石,直接砸中自家大营呢?他又该找说评理去?

  难道他安兆铭也想如秦桧那样,在西湖之畔跪上一万年吗?

  这份协议就被安宁随手团了起来,丢入身畔的小河流走。安宁拍拍双手,似乎如释重负一般。你们要战,咱就战好了,谁又耐烦和你做这许多交易?!

  “安某终不屑为秦桧也!”安宁这句自言自语的话,就让跟在身后的外甥林长生诧异良久。秦桧怎么啦?他现在汴京每天都在鼓吹抗金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2xn.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2xn.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